抢占低空经济风口,大批航空器首发亮相

阅读提示

随着各类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低空经济逐渐进入日常生活,赋能千行百业,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低空经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用无人机送快递、送外卖,打“飞的”上下班,城市空域巡检也不再需要人工……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这些梦想已经变成现实。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航展上,首次设立了低空经济馆及1号馆的低空经济展区,一大批国产先进低空产品首发亮相。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低空经济通常指垂直高度在3000米以内,以各种有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应用场景覆盖物流运输、应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智慧城市治理、低空旅游等众多领域。

近年来,随着各类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低空经济逐渐进入日常生活,赋能千行百业,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低空经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众多企业纷纷入局

抢占低空经济风口,众多企业纷纷入局。

本届航展现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布了AR-500B无人直升机、AR-E300型eVTOL等7款低空经济产品。中航工业还牵头成立了低空经济创新联合体,进一步发挥央企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作用,联合相关高校、企业等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部署,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聚焦市场需求,大力推进通航动力研制,加大核心技术攻关,一批通航动力产品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中国航发展台,位于中央位置的通航动力和低空经济发展展区人头攒动,以AES100发动机为代表的一系列通航动力产品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

据中国航发动研所副总工程师王强介绍:“AES100发动机在结冰暴雨强电磁环境等复杂条件下,都可以安全稳定工作。配装的直升机可执行运输、巡逻、救援、观光、公务飞行等多种任务,环境适应性强,应用前景广阔,将有力促进低空经济发展。”

沃飞长空参展的AE200航空器是一型纯电动有人驾驶载人eVTOL。沃飞长空CEO兼首席科学家郭亮刚刚获得第十六届航空航天月桂奖,他向记者介绍说,预计在2025年,将全面启动AE200的符合性验证工作,力争成为国内首个完成载人飞行试验的6座eVTOL产品等。

“这是一个非常经济适用的飞行器,规模化应用以后,乘坐成本大概是打车出行的2~3倍,但是它能节约80%的时间。而且充电非常方便,因为我们会跟地面的新能源汽车共享充电的基础设施。”郭亮说。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与低空经济相关联企业超6.9万家。其中,2023年新增注册企业9000多家,相比2022年增长38.5%,2024年以来已新增企业6200余家。

争相打造低空之城

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中央和地方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标志着低空经济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24年3月,《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发布,提出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对发展低空经济提出了明确要求。

全国各地争相打造低空之城,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据统计,目前已有近30个省份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相关政策,在产业扶持、资金支持、空域开放等方面给予支持。北京、上海、杭州等15个城市与企业携手共建低空经济生态圈。

谈到低空经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李沛说,在应急救援方面,无人机可以为身处危难的群众带去希望;在交通出行方面,将为人们带来更多安全感、获得感。

李沛表示:“以后老百姓的出行,特别是拥堵城市的出行都能够得到很多便利的体会和应用,包括物流‘最后一公里’。现在我们已经在深圳很多地方试点,比如血浆的运输,效率都能得到提升。低空经济估计两三年之后可能变成一个万亿级的市场。至于增量,还是无人机进入寻常百姓家,变成一种常态化的交通工具。”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市场前景广阔。

如何实现更好发展

当前,低空经济正处在难得的发展机遇期,该如何推动其更好发展?

“低空经济蓄势腾飞,动力发展正当其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尹泽勇认为,要抓住机遇,在低空经济这个新赛道上,要特别突出创新引领,绿色低碳跨界融合,而且要面向世界。

“要想真正发展低空经济,关键还是动力,因为动力的研制周期更长,牵涉的产业领域更广。所以如果我们想真正发展低空经济,首先要把动力抓好。”尹泽勇强调。

有了政策支持,推动低空经济发展还需要哪些助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邓景辉表示,过去10年的技术储备到现在开始发力了,机遇和挑战一定是并存的。

他认为:“迫切需要解决场景应用的问题。一是要量身定做,在这个场景中,才有可能把装备、平台用到极致。二是要建立起相应的使用标准规范和要求,要成规模性地去飞,1000架、10000架在天上飞着,如何管理得有规矩,这些规矩就像开车一样,从地面搬到天上。相关部门要做好相应支撑,建立起顶层制度,才有可能形成规模化的使用。此外,要解决现在航时比较短的问题,对于一些大平台来说,混电更适合于未来的发展,大吨位平台的混电系统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发展趋势。低空经济作为一个新的赛道,目前的直升机和新的全电、混电垂直起降飞行器,必将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面对低空经济这一新兴产业,未来要在降成本、适应场景应用等方面下功夫。”面对万亿级市场“大蛋糕”,航空工业集团民机国合部副部长赵雷也表示,当前低空经济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态势,但市场一定会大浪淘沙,筛选出优质的企业和产品。本报记者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