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博物馆与阅文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用好故事传承非遗弘扬传统
9月18日,“阅见非遗——恭王府博物馆×阅文集团战略合作发布会”在恭王府大戏楼举办,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与阅文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并共同启动“恭王府博物馆×阅文集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三年计划”。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副主任张旭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冯乃恩、副馆长苏宁,阅文集团CEO程武,阅文集团副总裁、总编辑杨晨等出席此次发布会。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恭王府博物馆与阅文集团将整合优势资源,以恭王府博物馆的历史文化资源和非遗展示平台为基础,依托阅文集团的网络文学数字资源和丰富的IP开发经验,通过共建文学创作基地、举办国风作品研讨会、组织优秀传统文化征文大赛、开发系列文创产品等多种形式,将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字文化产业。
饶权在致辞中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传承中华文明、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恭王府博物馆与阅文集团通过此次战略合作,积极探索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路径,体现非遗的当代价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由网络文学等新的载体,在新时代赓续传承,绽放更加迷人光彩。
冯乃恩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恭王府博物馆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特别是非遗展示研究方面创新性开展了许多工作,树立了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非遗活动品牌,探索了展示研究、振兴传统工艺等多元化的创新路径,建立了与科研机构、高校和地方政府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已逐步发展成为连接非遗研究机构和非遗传承人的平台之一。恭王府博物馆将携手阅文集团,在共同开发中探寻以非遗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字文化产业的新方式,在跨界融合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年轻化、数字化、IP化”的有效路径,在凝心聚力中肩负起弘扬与传承文化的使命,在聚势创新中成就“让文物活起来”的具体举措。
程武在致辞中表示,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一直是阅文集团助力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向。阅文集团将与恭王府博物馆合作展开多元化的探索,为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与中国方案贡献一份力量。程武也分享了阅文助力非遗保护的三个着力点,一是文化再创造,以时代精神与创新叙事,赋予古老非遗以当代情感;二是激发大众参与。让人民成为非遗传承的源头活水,打造可持续文化交流生态;三是拓展文化体验。以更丰富的IP创意形态,推动非遗深入大众,走向世界。
三年计划、四大合作
据双方的发布内容,计划主要包含共同建设“恭王府博物馆×阅文集团网络文学创作基地”、举办“恭王府博物馆×阅文集团网络文学国风作品研讨会”、发起“恭王府博物馆×阅文集团网络文学创作大赛”、开发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实体和电子文化创意衍生产品四个部分。发布会开始时上演的一曲古琴表演,正是双方在衍生品开发上的共同创意。
同时,作为系列项目之一,“恭王府博物馆×阅文集团网络文学创作基地”项目以作家与非遗传承人结对的形式在发布会上正式落地,阅文集团邀请孑与2、阎ZK、榴弹怕水、青铜穗、Hera轻轻5位作家,与非遗技艺传承人景永祥、王树昌、张壮、顾卫英、杨致俭现场结对,并接受恭王府博物馆和阅文集团共同颁发的“阅见非遗传播大使”证书。
据介绍,在结对完成之后,作家将跟随传承人进一步学习交流,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过往和现阶段发展,并以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进行创作,通过优质的网络文学作品呼吁更多的人关注非遗的传承与弘扬。
著有《唐砖》、《大宋的智慧》、《汉乡》等作品的阅文集团白金作家、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孑与2在代表作家发言时谈到:网络文学对于文化长河不仅仅是养育关系,之间甚至还存在互相滋养的关系,拓宽这条文化长河必引出无数支流,让这条文化长河的生命变得更加强壮且更加激昂,这是网络文学的责任。
系列项目中的“恭王府博物馆×阅文集团网络文学创作大赛”也已在阅文集团旗下的全平台正式上线,首届征文大赛以“阅见非遗”为主题,旨在呼吁更多人关注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与弘扬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据了解,大赛从2022年9月起,将一直持续至2023年6月,设有金、银、铜、优秀奖等多个奖项。
传承非遗是网络文学的时代责任
发布会当日,网络文学国风作品研讨会在恭王府大戏楼举办。恭王府博物馆副馆长苏宁,阅文集团副总裁、总编辑杨晨,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研究员王祥,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网络文学研究室副主任汤俏,阅文集团作家柳下挥围绕“网络文学是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话题展开了热烈探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恭王府博物馆综合业务部主任、研究馆员孙冬宁,阅文影视副总裁马好,北京大学副教授丛治辰,阅文集团作家闲听落花则就“古言IP改编为影视易出爆款”话题进行了深度对话。
在第一场研讨会“网络文学是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上,杨晨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然就有很强的生命力,成为作家的重要取材素材。汤俏表示,网络文学广泛受到海内外读者的欢迎,因为读者不但能看到神秘古老的东方叙事和侠义精神,还能感受到像节气、绘画、曲艺等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柳下挥表示,因为受到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等影响,萌生了把网文有趣的特质和古董文物融合起来的想法。王祥认为网络文学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从三个层次解读,分别是:器物文明的文学表达、网络文学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精神与时代创新的结合体、把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放在现代文明的框架里面进行再创造。苏宁最后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宝藏,网络文学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用叙事性的语言,让大家能够发现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热门相关:蜜宠甜妻:楚少的迷糊小娇妻 酒娘子 酒娘子 给偏执大佬投喂一颗糖 小可爱,超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