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学新课纲聚焦国家认同培育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蓝】香港小学常识科自2025/26学年起,将逐步拆分为“人文科”和“科学科”。继日前公布科学科课程框架后,人文科的框架拟定稿也出炉。其中小学三年级学生须初步认识香港国安法,小学六年级学生要更深入认识国家安全,以及国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重大成就。上述内容引发香港社会高度关注。
“人文科”课程涵盖六个范畴
香港最新一份《施政报告》敲定改革小学常识科,2025/26学年起逐步分拆为“科学科”和“人文科”。据香港《星岛日报》24日报道,香港教育局23日公布“人文科”课程框架,涵盖6个范畴,即健康与生活、环境与生活、理财与经济、社会与公民、国家与我、世界与我。
框架清晰列明学生在小学不同年级必须学习的内容。比如,在“社会与公民”范畴,会教授《宪法》和《基本法》,学生可以通过多方面认识和探讨社会议题,认识社会及关注社会事务,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提高公民意识;学习重点包括遵守法律和法规,同时了解香港特区政府的组织和运作。在“国家与我”的范畴,学习重点包括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中央与香港特区的关系,认识国旗、国徽、国歌等。学生可以了解国家历史和中华文化发展概况,增加国民身份认同,学习承担及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等。在“世界与我”范畴,学生可以认识世界人民的生活与文化特色,关注国家与世界的联系,了解国家和世界的发展。“健康与生活”范畴旨在引起学生对个人成长与发育的关注,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学生可以掌握有关生理、心理及社群健康的基本知识,以正面态度面对成长与发育,发展自理能力,在个人健康和安全方面做出适当的考虑和抉择。在“环境与生活”范畴中,旨在唤起学生对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生活的关注,通过学习掌握环境与人类的关系的基本知识,认识国家地理发展,并愿意承担环境保育的责任,实践绿色生活。“理财与经济”范畴,则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理财知识,提升学生的理财能力,并认识国家和香港的经济发展及彼此的关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
按照规划,人文科课程占总课时不少于7%,小学一年级、二年级每年课时为37小时,每周2节;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则每年课时约56小时,每周2至3节。框架称,人文科除了要加强人文素养发展和整合常识科课程外,也要配合爱国主义教育方向,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建立国民身份认同,“提升他们的国家民族意识和培养爱国情怀”。
香港教育局表示,建议学校按校情及准备程度,最早可于2024/25学年试行新课程,而全港小学须于2025/26学年开始推行人文科,建议从小学一年级及四年级开始、2026/27学年扩展至小学二年级和五年级,2027/28学年在小学各年级全面推行。
此外,香港教育局11月14日公布拟定的科学科课程框架,也新增不少内容。科学科课程涵盖4个范畴,包括“科学、科技、工程与社会”“生命与环境”“物质、能量和变化”及“地球与太空”。课时方面,小学一年级至二年级每周2节课,每年至少64节;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则每周安排3节课,每年至少96节。同时预留10%的弹性课时,学校可自行安排课堂外的科学探究活动,如科学竞赛、户外考察、参观等。
按年级深化对国家的认识
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此前在电台节目中透露,人文科其实来自小学常识科,因为想加强科学教育,所以将科学相关元素抽出,再在常识科基础上增润中国文化、历史及地理等相关内容。
常识科课程一直是香港小学教育中除中、英、数以外的第四个重要科目,其前身为三个科目,即社会教育、科学和健康教育科,合称“社科健”,1996年三个科目综合成为常识科,也可看做是香港小学的通识教育。
常识科课程分别在2011年及2017年进行过两次改良,学习内容上分为6大范畴,包括健康与生活、人与环境、日常生活中的科学与科技、社会与公民、国民身份认同与中华文化,以及了解世界与认识信息年代。
自通识教育改革以来,香港教育界不断对新课纲推进研究。2021年4月,针对市面有4套已经送审的小学常识科教科书,出版社不时会在网页公布更新内容,并以“勘误表”形式列出,日后重印修订。比如,2019年版的《今日常识新领域(第三版)六年级3:中国的变迁》中谈及“国共内战”时,原先写的是“由蒋介石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迁至台湾”,后改为“由蒋介石领导的中国国民党迁至台湾”。港媒还发现,《现代常识6D》2019年初版内容也有修订。据勘误表显示,该书原先版本在谈及落实“一国两制”的例子时,声称“香港不会实行内地的政策”。但在新版中则改以体育为例,称“香港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运动员可以用‘中国香港’代表的名义,参与国际性体育活动”。
与2017年更新的常识科相比,这次的最新课程,都将按年级深化学生对国家的认识。比如,小学一年级学生要通过学习认识自己的籍贯(省份),明白有国才有家,尊重和爱国家;认识香港特区是国家的一部分,知道它在国家地图上的位置,也知道法律不允许损毁或涂鸦国旗、国徽、区旗及区徽等。到了小学三年级,学生要知道香港特区防务工作由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社会治安则由香港特区政府负责;四年级学生能明确了解保障资源安全的重要,认识国家面对的环境及资源挑战,关注国家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法包括水利工程,同时明白在国家层面上,重要信息和信息数据均需要受到保护,以保障国家安全。五年级学生要认识“一带一路”、大湾区等国家近期发展及与世界的联系;六年级会更具体地通过“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事件,了解香港各界包括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为抗日战争做出贡献的历史,明白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同时学习国家的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明白“青年强则国家强”,年轻人的贡献能为国家发展带来进步的道理。总体而言,小学高年级学生要认识国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重大成就及最新发展,如脱贫、城市化、交通运输、应对荒漠化、航天科技等,进一步学习国家安全与香港国安法。
值得一提的是,新的科学科课程框架中也包含不少爱国主义教育。其中“科学、科技、工程与社会”的部分要求学生学习国家航天科技、科学及工程知识,比如建议小学四年级学生观看国家航天员的访问视频或文章,了解其事迹及贡献;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习国家在太空探索,以及在天宫空间站等航天科技的重要成就,“意识到科学和科技的发展对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有专家表示,现在的香港小学常识科很少强调国情,新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国家发展进程,建立爱国价值观,“学生增强对国家的认知,自然加强对国家的喜欢”。
不同学科都有认识国家的元素
蔡若莲称,爱国主义教育并非只靠一个学科去做,而是互相配合,所以要在不同学科里都有认识国家的元素,也有培养国民身份认同的元素。例如,新的语文科增加中国经典文章阅读,积累了几千年的民族核心价值观就在这些篇章中呈现。她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部分,是国家的执政党,学生不能在“一国”的情况下不认识执政党的发展,“一个国家之下有责任培养学生对共产党的认识,同学要尊重一个国家的制度”。
为筹办新学科,香港特区政府将提供4000个人文科教师培训名额,通过讲座、工作坊、考察导赏等让当地教师认识国家历史人物与故事、国家文化遗产、国家地理、国家最新发展等内容;持续提供包括国家历史漫画、国家历史戏剧等资源,并制作“香港古迹新貌对对碰”“国家历史文化及国家地理”等人文科课程游戏卡,丰富课堂内外的学习趣味和经历。港府还准备斥资2亿港元,给学校添置显微镜、模型等实验室器材。
多名教育界人士表示认同“人文科”和“科学科”的内容设置,认为可让学生以原有常识科知识为基础,更有系统地聚焦在国家身份认同培育上,由浅入深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更好地衔接中学相关科目。圣公会圣十架小学校长陈颂康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时应秉持“一国两制”原则,需要提供弹性让学校按部就班施教,配合内地姊妹学校交流等活动,逐步增强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爱国不是光说,而是一种联结;当学生接触过、有感觉,便自然产生情感”。课程发展议会主席潘伟贤称,拆分后的人文科知识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新增的中华文化内容包括书法、历史英雄介绍等,可以让学生课内课外学习时都很开心,“学生有好的学习动机,很多东西都可以学得好”。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席黄锦良认为,人文科以原有常识科为基础,通过新增中国历史、文化和国家安全等元素,可更聚焦培育并有望提升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他建议,未来人文科可进一步配合内地交流,让学生能将课本知识与实际所见结合,更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传承,加深家国情怀。
热门相关:跟总裁假结婚的日子 青莲剑说 青莲剑说 离婚合约:前妻的秘密 觅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