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医探|重磅!安徽9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部开诊

大皖新闻讯 7月31日,安徽召开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现场会,为高质量推进全省九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解题”。

目前,安徽已累计获批儿童、创伤、综合、精神、肿瘤、神经、心血管、中医、消化等九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已全部开诊运营。此外,我省已布局建设了15个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将逐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梯度平移。

【建设进展】

九家全国区域医疗中心已全部开诊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国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大举措。

统计数据显示,我省跨省直接结算人次较多的疾病主要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心脑血管、消化道、骨科等疾病。

“我省获批的九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总投资超过118亿元,全部建成以后,将增加近一万张(床位)的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刘同柱介绍,九家项目医院已全部开诊运营,其中儿童、创伤、综合、精神四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面开诊,肿瘤、神经、心血管、中医、消化五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利用依托医院现有资源进行过渡期开诊。

【能力提升】

九大中心引进“三新”项目588项

在输出医院派驻管理团队和专家带动下,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诊疗技术水平及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截至2024年6月底,九家项目医院共派驻常驻临床专家153人、常驻管理专家29人,设立名医工作室43个。引进输出医院“三新”项目588项,填补省内空白87项。

2024年上半年,九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门急诊量160.84万人次,出院患者9.38万人次,手术2.62万台次,其中三四级手术1.53万台次,同比分别增长21.74%、12.99%、11.03%、9.43%。

从学科建设到诊疗水平提升,九家医院都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复旦儿科医院安徽医院实施新技术新项目356项、填补省内空白56项,2024年上半年门急诊73万人次、同比增长21%,出院3.5万人次、同比增长16.6%。

上海六院安徽医院开设临床学科门诊28个,骨科等5个学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24年上半年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116.5%,出院人次同比增长65%,三四级手术台次同比增长41.3%。

浙大二院安徽医院开设名医工作室11个,依托蚌医大一附院骨科筹建骨肿瘤亚专科,开展骨肿瘤新技术近10项,填补皖北区域骨肿瘤诊疗空白。

北京天坛医院安徽医院在输出医院和依托医院实行“双挂号、双坐诊、双住院卡”模式,通过北京天坛医院门诊预约挂号系统在项目医院就诊患者达1400余人次。同时,助力皖南医学院获批建设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区域分中心。

上海曙光医院安徽医院派驻常驻临床管理专家50人,设立长三角名中医工作室5个、歧黄学者工作室1个。实施新技术新项目52项,2024年上半年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24.6%。

上海仁济医院安徽医院获批成立“安徽省运动医学中心”,挂牌“上海颅脑创伤研究所安徽协作中心”,2024年上半年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17.5%。

北京安贞医院安徽医院建立标准化“绿色导管室”,心脏大血管外科李鑫医生考取北京安贞医院博士。2024年上半年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三四级手术台次分别同比增长41.8%、35%、24%。

上海一院蚌埠医院设立名医工作室8个,实行“学科带头人+双主任管理制”。2024年上半年门急诊接诊33.8万人次、同比增长4.9%,出院2.44万人次、同比增长7.4%,三四级手术5008台次、同比增长12.4%。

北京安定医院芜湖医院就诊患者覆盖12省份,2024年上半年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14.5%,出院人次同比增长11.5%,外埠患者就诊量同比增长26.4%。

【梯度平移】

15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稳步推进

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梯度平移,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高质量建设和运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15个。”

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是如何布局的?建设进展怎么样了?

记者了解到,我省在医疗资源薄弱、人口基数大、病患外流多的市县,已布局建设了15个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在各地、各相关部门和双方医院共同努力下,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区城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各依托医院的门急诊人次、出院患者人次、手术台次、床位使用率等指标均呈同比上升趋势,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0余项,依托医院医务人员赴输出医院进修培训226人次。”刘同柱介绍,安庆市立医院新院区二期病房楼、蚌埠市三院急救医学中心外科大楼一期项目已竣工并投入使用,蚌医大一附院与蚌埠市三院坚持学科错位发展,机制健全、资金落实、人位到位,合作共建取得积极成效。

值得关注的是,“十四五”期间,我省将统筹推进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建设,优先在全省医疗资源薄弱、人口基数大、病患外流多的市县,布局建设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20-30个。原则上每个市设置不超过3个,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依托医院为输出医院的,合作共建一般不超过3个,其他符合输出医院条件的省市三甲医院一般不超过2个,鼓励与沪苏浙等省外高水平医院合作共建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

【政策赋能】

支持依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组建专科联盟

为推动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建设、高效率运营,我省定期召开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联席会议。

“建好管好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不管是依托医院、输出医院,还是属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刘同柱表示,要持续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高效建设运营,强化政策赋能,相关部门要在初创期运营补助、医保支持政策、派驻专家职称晋升、临床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政策,推动38条政策清单落到实处。要鼓励支持组建专科联盟,畅通转诊“绿色通道”,相关专业需要转诊的疑难危重患者优先转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诊治,辐射和带动区域内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徐琪琪

编辑 陶娜

热门相关:99次离婚:厉少,请低调   别吃那个鬼   99次出墙:老公,情难自禁   我的末世基地车   重生嫡女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