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孩子沉迷游戏,主要怪家长
网络游戏是不是洪水猛兽?懂游戏的人们当然不这么看,但在网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专家言论”对游戏大肆抨击。时间长了就会给人一种印象:
专家对游戏评价大多很负面。
但声音多并不代表事实多数,实际上有很多一线的教育学学者多年来都致力于研究游戏和青少年、家庭的关系,并且用客观科学的研究方式得出了更为理性的成果。
比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前一阵子就做过名为“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网络游戏认知与态度”的研究。在上周,中心的孙宏艳老师就用报告的形式分享了这次研究的成果,游研社在现场旁听了这次分享。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成立于1991年9月,是中国国家级专门从事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的学术机构。他们这次的报告从北京、广州、合肥、成都、宝鸡、辽阳这些发展程度不同的城市,在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进行抽样,通过问卷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得出的结论很有意思。不过原本的报告有些长,我们挑一些有特点、有意思的部分给大家看看。
1.游戏是孩子之间的社交语言,也可以成为孩子和父母的社交语言
报告指出,八成(83.8%)以上的中小学生通过“同学或朋友”这一渠道了解网络游戏的资讯,占比率超过了“游戏相关网站”的2倍,其次的是“社交网站”和“网吧或社团”。
在现实生活中,“网络游戏”这一话题在中小学生群体里欢迎程度极高。他们使用游戏用语以表明玩家身份,将“网络游戏”视作与同龄人进行交往的谈资,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获得了认同感与归属感——而这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对中小学生们来说,聊游戏是再正常不过的社交行为,还能以此建立友谊,增加自我价值感。
给家长的建议就是:坦然面对孩子们聊游戏。无论支持与否,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天生亲近感“就在那里”。与其激烈反对,倒不如因势利导,将游戏作为亲子关系的桥梁。
2.适度约束孩子玩游戏是应该的,管理有方的父母孩子成绩更好
在管理孩子玩游戏的方式上,报告指出规定孩子玩游戏的时间是父母群体中最多采取的监管措施,“总是规定时间”和“经常规定时间”的家长占了总体的近七成(66.6%),占比其次的是程度较轻的“监督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及“限制孩子玩网络游戏的费用”。
根据数据不难看出,父母对孩子玩游戏这一行为仍多持有不认可的态度,均采用限制、监督等较为严厉的看管方式,而能同孩子一起游戏、分享游戏讯息的家长,仅占了一成多。
尽管家长群体对游戏“严加看管”的这一普遍现象,多是出于对孩子的期望,以及担心游戏影响学生的成绩。但事实上,这种想法并非完全正确。
横轴的“层”指孩子成绩在班级中的水平
除单纯统计家长的管教措施外,这次调查还从上述10种措施中筛选出了6种典型措施,并探索了这6种管理措施与孩子成绩之间的关系。据数据显示,采用“监督玩游戏时间”、“规定玩游戏时间”等带有规则的方式,来约束孩子的较为开明的家庭中,孩子也有较好的学习成绩。而采用“制止玩游戏”等严防措施的家庭里,从数据来看并没有达到让孩子成绩变好的作用。
3.对孩子的游戏娱乐,家长多为“只监管,不陪伴”
本次调查发现,近一半(46.5%)的中小学生更乐于主动与父母谈论网络游戏,但主动与孩子谈论网络游戏的家长比例仅占三成(32.4%),相比之下差14个百分点。
从两方数据上的对比不难看出,孩子其实更愿意与父母谈论自己的爱好,但父母却对孩子娱乐方面的行为有所忽视。父母对网络游戏这一话题的忌讳,原因大概率是更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或害怕孩子沉迷网络游戏。
在本次调查中,能告诉孩子网络游戏信息、一起与孩子玩网络游戏的父母比例仅为15.6%及13.8%,均不超过二成,对孩子这一“兴奋点”的处理,父母的限制、规定、监督远远高过了支持。
这意味着目前大部分家长仍在忽略孩子的娱乐需求以及在娱乐话题方面和孩子的互动,这种家庭话题的缺失,久而久之或许会降低亲子之间的关系。
于家长而言,亲子沟通要选取有效、有益的方式,不应只将话题限制于成绩、名次等方面。很多家长好像是在关心孩子,但其实只是关心孩子的“成绩”,这是一种 “伪沟通”。父母对网络游戏避讳不谈、闪烁其词,甚至严令禁止,无疑会缺失一座亲子之间的沟通桥梁,倒不如将游戏作为亲子沟通的重要媒介,在玩乐中引导孩子合理娱乐、健康娱乐,将陪伴作为最好的管理。
4.家庭教育模式影响大,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多来自忽视型和专制型家庭
据数据显示,在给予孩子选择权,及爱与需求的“民主型”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更加亲密,孩子对父母的接纳程度更高。而在这类家庭中,孩子对网络游戏的负面影响有较理性客观的认知。
反之,在父母对孩子较为冷漠的“忽视型”家庭,及孩子选择权较少的“专制型”家庭中,孩子对网络游戏的喜爱程度更高。据数据显示,“忽视型”和“专制型”家庭中的孩子,玩网络游戏的时间更长,并且花费更多。
此外,本次调查另通过量表对孩子的网络游戏成瘾度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孩子都能理智、正常使用网络,游戏行为成瘾的学生比例为2.6%。而孩子对游戏的沉迷程度,和家庭的教养模式呈显著相关,易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多来自“忽视型”和“专制型”家庭。
这一现象说明,父母及家庭教育环境无时无刻在影响孩子的成长,包括对网络游戏的认知。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度越高,孩子越没那么热衷于玩网络游戏;而父母对孩子越冷漠,或者越严格看管,孩子反而对网络游戏更为热衷。
结语
这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报告非常翔实,通过这次研究也可以说再次证明了教育界的一个老问题:很多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亲子问题和孩子成长问题,表面上看是那些外因“洪水猛兽”作孽,实质上还是父母的教育出了问题。
在现场参加活动的教育家孙云晓就评论说:大部分的中国家长和孩子聊的最多的话题就是“成绩”。在这种竞争压力下,学习挤占了孩子体育活动、线下社交的时间和空间。那么对孩子来说,最便利也最节省时间的娱乐和社交,可能只剩下了网络游戏。
(本文图表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提供)
热门相关:深海余烬 闪婚娇妻:老公,深深爱 丹皇武帝 闪婚娇妻:老公,深深爱 丹皇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