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冠杰:读懂中国,英国才能走出对华政策陷阱

近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家副主席韩正应邀在伦敦出席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的加冕仪式及相关活动。在英期间,韩正还分别与英国首相苏纳克、威尔士亲王威廉王储等进行简短会见,并与副首相道登举行了会见。此后,英国外交大臣克莱弗利表示,计划在今年内访问中国。一时间,中英关系成了英国媒体热议的话题。

笔者认为,过去十几年,中英关系从热络变得冰冷,这是由英国民粹主义直接导致的。鲍里斯·约翰逊借助“脱欧公投”运动在英国内成功煽起了民粹主义力量,强调英国的特殊利益和特殊地位。这不仅导致英国“脱欧”,还塑造着英国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约翰逊政府改变了卡梅伦时代对华理性、温和的政策立场,进而把中国定义为“系统性竞争对手”。

苏纳克上台后并未立刻扭转英国此前对华认知偏见,反而抛出中英关系“黄金时代”已经结束的论调。在看到近期欧洲大国主要领导人相继成功访华后,英国政府才意识到必须做出自身改变,重新思考其对华政策。

英国外交大臣克莱弗利上月底就英国对华政策立场发表演讲,承认把中国简单视为“威胁”“伙伴”或“对手”的做法既不切实际也非常不明智,并肯定了中国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强调一个稳定、繁荣、和平的中国对英国及世界都有利。克莱弗利还认为孤立中国的“对华新冷战”策略是错误的,这不仅是对英国国家利益的背叛,还是对现代世界的故意误读。英国政府已深刻认识到了其对华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定程度上,英国政府为扭转其对华态度作出了努力,然而它的反思受制于国内舆论力量的束缚,并未彻底走出自己设定的对华政策陷阱。在承认中英关系复杂性的同时,英国政府仍在坚持“保护”“结盟”“接触”的三大对华战略支柱,目前的态度转变,不过是突出其对华“接触”这个支柱而弱化其他两个。但问题是,其他两个支柱不改变,中英关系很难走出低谷。中国始终对中英关系改善持开放态度。笔者也真心希望英国政府能克服障碍,走出其自设的陷阱,更加务实地推进中英双边关系发展。

首先,英国政府必须制定长远的对华政策,客观理性看待中英关系发展。保守党和工党须就对华政策达成基本共识,找到发展对华关系的正确路径。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所有中华儿女的愿望,只有准确认识和理解中国的未来发展规划,英国才能制定务实有效的对华政策。就此而言,苏纳克政府此前宣布加大资金投入培养更多“中国通”的决定非常正确,只不过要防止培养“中国通”的目标被歪曲转而走到培养“反华通”的邪路上。英国政府只有读懂中国,才能改变现有思维偏见。

其次,执政的保守党应审时度势,彻底改变其对华错误立场。英国保守党在台上连续执政已有13年,其主要政策濒临边际效用极限,必须革新政策才能突破原有瓶颈。从最近的民调数据看,保守党的支持率一直维持在30%以下,工党则在45%左右。一旦工党上台,英国现有的对华政策可能彻底被转变。在国际上,澳大利亚工党上台后推动中澳关系回暖的事实应当对伦敦形成触动。从现实的执政角度看,保守党应快速推动中英关系重回正轨,为一年后举行的选举布局造势。

再次,为避免对华政策空洞乏力,须摒弃或弱化对华政策的其他两个支柱。除对华接触外,英国政府还有“保护”和“结盟”两大支柱。所谓的“保护”政策就是“英国政府在中国威胁到英国人民和英国繁荣时,需要加强国家安全保护”。事实上,这项支柱对中国来说毫无意义,中国向来不干涉他国内政。再说,又有哪个国家不在时刻保护其人民和利益呢?所谓的“结盟”政策是指在印太地区与其盟友及伙伴加强联系,意在通过集体安全应对中国。实际上,这项策略风险极高,一旦作为“盟主”的美国因为拜登政府因内部问题缠身、无力维持联盟,或者特朗普在明年大选中卷土重来,这个“小圈子”就会土崩瓦解。

最后,英国应采取相互尊重、不干涉中国内政的对华立场,坚持外交政策自主,携手中国共同致力于人类文明发展大计。过去英国在涉港、涉疆、涉台问题上长期干涉中国内政,是对中国的极大不尊重,损害了中国的核心利益。英国是第一个走向现代的国家,推动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作为当前国际社会举足轻重的大国,英国更应坚持自身外交传统,制定更加长远的战略谋划,避免成为美国的“跟班”。在日新月异的国际大势下,英国应与中国携手推动人类社会迈向一个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新世界。(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英国研究中心智库研究员)

热门相关:混在三国当军阀   君归矣   士子风流   名门贵妻:暴君小心点   唐朝小官人